當人們還在討論“互聯網+”、“物聯網+”的時候,“室內定位er”已經盯上了“室內定位+”的概念,讓室內定位技術賦能更多傳統行業。
醫療、養老、倉儲物流、商場、展館、工廠、電站、監獄、看守所等等,都是室內定位技術賦能的重點領域。這些行業有一些共性的特點,比如對安全性敏感、有重點區域監控的需求、有導航或軌跡記錄的需求等。這些正是室內定位技術及其上層業務所能解決和所要解決的問題。
今天,我們主要看看室內定位技術在傳統的監所行業是如何應用的。
智慧監所安全問題一直都是監獄的首要問題。而近年來的一些安全事件,也讓決策層及廣大民眾對監獄的規范化及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當前,大多數監獄的信息化安防系統還僅限于傳統的視頻監控和紅外圍界報警之類的設備,而且彼此之間相對獨立,缺乏必要的聯動機制。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很難在短時間內高效發揮應有的作用。而另一方面,由于不少信息系統已經屬于多年前的研發成果,智能化水平相對較低、軟硬件配置操作起來比較麻煩,特別是視頻監控,一般都需要專人24小時循環坐班,嚴重占用了警力資源。
針對上述的監所現狀,目前在室內定位領域有不少針對監獄和看守所的解決方案。如基于視頻技術的監所智慧電化教育系統、基于GIS平臺的指揮控制與智能辦公為一體的管控系統、智能視頻與智能門禁聯動系統、基于室內定位的智能監所一體化解決方案等。
神州科技的“智慧監所”思路為:基于室內定位技術為基礎的物聯網平臺,以綜合實戰平臺為主體、整合升級后的安防系統,將監所的管理方式由被動經驗式向主動預測式轉變。
系統是以UWB和AoA雙模高精度定位技術為基礎,融合加密、跟蹤、預警等技術而構建的一體化監控與管理平臺。在硬件形態上主要由基站、電子腕帶、電子標簽(胸牌)、服務器組成。室內定位精度可達分米級,結合定位算法可區分玻璃墻的內外側。
智慧監所硬件系統組成
太和這套解決方案主要體現三方面的能力:警情預警、物信融合、平臺對接。
警情預警包括:
單人滯留、入侵報警、誤入報警、跨監室談話、無人看守、急救報警、體溫檢測及報警、心率檢測及報警、非法談話報警、超時滯留報警、無業務報警、信號消失報警等。
物信融合包括:
人員查找、視頻跟隨、軌跡跟蹤、人員分類、實時位置。
平臺對接包括:
警情推送、位置推送、軌跡推送。
整套系統在智能化以及隱患動態排查方面予以重點關注。
涉及的功能有:實時監控模塊的全局顯示、分類管理、視頻聯動與科學調度;異常報警模塊的跟蹤報警、越界報警、長期靜止報警、聚眾報警、暴力拆卸報警以及手工報警;動態管理模塊的動態點名、狀態監控、遠程管理與數據監控;智慧統籌模塊的設備聯動、智能追蹤、科學考評與數據分析等。
另外,這套方案在施工上并不需要改動現有設施設備,只需牽出一根專用網線即可實現系統的獨立部署,以最小代價對現有系統進行升級改造,節約人力、物力及財力成本。